首页 > 探索发现 > >正文

央行反思硅谷银行事件: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

来源:钛媒体APP2023-05-16 12:54:13

在过去的两个月里,美国地区性银行陷入持续动荡之中。3月初,硅谷银行、签名银行、Silvergate银行倒闭;5月1日,第一共和银行倒闭,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(FDIC)接管后出售给摩根大通,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的破产银行。

其中,硅谷银行的倒闭引发了巨大的市场动荡。这家成立于1983年的银行,破产前是美国第16大银行,主要服务于美国中小型创业公司和风投基金。截至2022年底,硅谷银行总资产2090亿美元,其中美国国债、抵押贷款支持证券(MBS)等证券投资约1200亿美元,负债端存款总额约1754亿美元。美联储陡峭加息背景下,创业公司现金流趋紧,硅谷银行存款持续下降,需出售证券资产补充流动性,导致其证券资产从浮亏转为实亏。巨额亏损引发大规模挤兑,继而崩溃。

硅谷银行的倒闭,以及美国地区性银行的持续动荡能为中国带来怎样的启示?


(资料图)

5月15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《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,单设专栏谈论硅谷银行事件。

央行在《报告》中指出,“我国金融机构对硅谷银行风险敞口小,硅谷银行破产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可控。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,金融业总资产中占比超过90%的银行业总体稳定,绝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处于安全边界内,银行业总资产中占比约七成的24家大型银行一直保持评级优良。”

央行在《报告》还谈及四点启示: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、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应重视、处置金融风险要迅速且强力、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定性应关注。

一是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。

疫情期间,发达经济体推行量化宽松政策、快速实施零利率,后续又因通胀高企而快速加息缩表,使商业银行在宽松阶段配置的低收益资产,需要在紧缩阶段用高利率负债平衡,造成较大亏损。相对而言,我国坚持稳健、正常的货币政策,兼顾短期和长期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,稳固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持力度,有效保持物价稳定,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,为金融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二是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应重视。

2008年金融危机后,各国普遍加强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和监管,而对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关注相对有限。2018年,美国决定对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监管,硅谷银行在破产前属于“第四类”机构,适用较为宽松的审慎监管标准,由于过渡期安排和两年一次的压力测试要求,硅谷银行直到破产前都未开展压力测试。事实上,中小金融机构的承压能力更弱、脆弱性更明显,同样有可能在风险积累和市场恐慌中酿成系统性风险。

三是处置金融风险要迅速且强力。

硅谷银行的风险处置相当迅速。FDIC按照“五一机制”接管硅谷银行,即周五宣布接管并成立过桥银行,周一重新开业。美财政部、美联储、FDIC也快速履行法定程序,及时宣布为硅谷银行所有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,稳定了市场信心,相关成本将由FDIC向银行业征收特别保费弥补。

这表明迅速且强力的应对措施对稳定市场信心、处置金融风险至关重要,也反映出充分的法律授权、丰富的政策工具、充足的风险处置资源的重要性,值得借鉴。

四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定性应关注。

从负债端看,硅谷银行的存款多来源于创业企业,客户同质性高,储蓄存款占比很低,90%以上的存款不属于受保存款,负债结构欠稳定。从资产端看,硅谷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5%,57%的资产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,且缺乏有效应对利率风险的对冲安排。资产负债结构的不稳定最终引发流动性风险。

有鉴于此,银行要用好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工具,充分考虑各类风险情景,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应对预案,使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与资产负债结构相匹配。

央行在《报告》中指出,对于下一步工作,金融管理部门将持续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。一是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制建设,推动《金融稳定法》出台,健全市场化、法治化金融风险处置机制。二是加强金融风险监测、预警,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和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。三是不断充实金融风险处置资源,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机制,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、协同配合,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。(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,作者|蔡鹏程)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天天微头条丨win10没有wlan选项只有以太网_win10没有wlan选项